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势:单位就业比例上升,技术类岗位成热门
齐鲁人才 . 2024-07-18发布

近日,百度旗下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频频登上热搜,引发人们对1000万网约车司机还能跑多久话题的思考。“铁人三项”的严重饱和,让更多的年轻人与这些行业陆续绝缘。202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1179万人,较十年前增长六成,且短期内毕业生规模仍将持续增长。这一庞大的毕业生群体使得就业市场竞争尤为激烈。截止到2024年6月30日,齐鲁人才依托平台自有数据及电话采访问卷的形式,针对2024届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从专业视角解读大学生就业趋势和就业行为、观念变化,为大学生就业、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及企业校园招聘等提供参考和依据。

2024届山东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减弱

1.jpg 

通过202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调研结果来看,2024届毕业生的“单位就业”比例(68.7%)相较于2023届(66.4%)提升2.3%,排在毕业生去向第一位。“暂无具体打算”和“自由职业”的比例也有所变化,其中“暂无具体打算”的比例从2023届的8.9%降为2024届的6.3%。同时随着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就业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毕业生意识到早就业、好就业的重要性,因此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求职过程中。

“国”字头平台备受青睐,“求稳”是应届生就业主流诉求

 2.jpg

如图所示,通过2024届山东高校未就业毕业生按未支付企业性质分析来看,应届生期望就职以国有企业、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为主,占比分别为38.1%,24.3%。也正是因为稳定的就业环境、良好的福利待遇、较高的社会声望和影响力以及较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这些单位成为了毕业生求职的青睐目标。

近期,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11部门关于印发《山东省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高质量充分就业若干措施》的通知中提到,各类事业单位在发布招聘计划时,可明确“当年应届高校毕业生”,不再审核其是否有工作经历和缴纳社保情况。山东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专业大四学生李明表示,自从获知这个”应届生身份界定“利好消息以来,让他的“考编规划”多了一重保障,在未能保证成功考取编制的前提下,还有空间到心仪单位就业,给自己的人生上一份”双保险“。

毕业生就业更看重传统行业”定力“和”韧性

 3.jpg

根据图中数据中可以看出,传统制造业(如机械/设备/重工、石油/石化/化工)依旧是毕业生就业行业的重要选择,其中2024届毕业生期望值分别增长2.3%和2.5%。与技术创新和智能制造相关的行业(如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对2024届毕业生也表现出较强的吸引力,上涨0.3%。而部分受政策调控影响较大的行业(如房地产开发、制药/生物工程)的吸引力则有所下降,降幅为0.4%、0.9%。

技术类岗位成“人才吸铁石“,备受毕业生青睐

4.jpg

通过2024届山东高校未就业毕业生意向岗位排名(前十)我们可以看到,有22.5%的毕业生希望从事技术工种岗位这类工作,相较于2023届的20.3%增长了2.2%。技术类岗位自身专业性较强,薪资待遇较高,所以备受毕业生青睐。同时,在面向山东2024届未就业毕业生调研过程中,行政、财务、人力等办公室文职类岗位由于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求不高,成为毕业生就业热门。

李明是山东某高校2024届的一名毕业生,他通过关注各类就业报告和招聘信息,了解到技术工种岗位在近年来持续走俏,尤其是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IT、互联网及相关技术领域的人才需求激增。特别是他所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更是技术类岗位中的热门方向,不仅专业性要求高,而且薪资待遇相对优厚。于是他一直有意向选择一家在业界有良好口碑的IT企业。他相信,凭借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不懈努力,一定能在技术岗位上取得优异的成绩,实现个人职业规划的目标。

毕业生就业更看重”薪酬福利“,“工作稳定”排在第二位

5.jpg 

通过2024届山东高校未就业毕业生求职看重因素调研数据可以看到,“薪酬福利”因素占比为78.4%,处于领先位置。毕业生在步入社会后,往往需要独立承担生活费用、房租、交通等开销,较高的薪酬福利能够有效缓解这些经济压力,保障基本的生活质量。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毕业生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薪酬福利”直接关系到个人的消费能力和生活舒适度,因此成为求职时的重要考量因素。

另外,“工作稳定”因素所占比重为69.1%位列第二。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工作稳定性对于毕业生来说至关重要。稳定的工作意味着稳定的收入来源,能够减少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提供心理上的安全感。

自我认知不清晰”导致近四成毕业生就业受阻

 6.jpg

如图所示,在2024届山东高校毕业生未就业原因调研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有37.2%的毕业生在面临就业选择时,对自己的兴趣、能力和职业目标缺乏清晰的认识,导致难以找到与自身匹配的工作岗位。同时有36.8%的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缺乏自信以及对职场环境的陌生和畏惧,担心自己无法胜任心仪的职位,与就业失之交臂。还有28.9%的未就业毕业生认为学校的知名度不高影响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就业是民生大计,毕业生的就业意愿、就业期待及就业积极性等方面,反映了大学生对自我发展的高度关注和积极态度,同时也对高校、企业和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