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招聘运动创伤处理笔试参考

医疗招聘运动创伤处理笔试参考

常见的创伤有:擦伤,扭伤,肌肉拉伤,大小腿肌肉抽筋等。

擦伤

即皮肤的表皮擦伤。

误区:跌伤了赶快拿蓝药水、红药水、双氧水、碘酒来治疗伤口消毒?

其实不然!要视伤口的深浅,大小和所在部位决定。一般而言,如果擦伤部位较浅,而且不在面部,只需涂红药水即可;如果擦伤创面较脏或有渗血时或伤口在面部及关节附近, 则应该先清洗伤口,再用消毒或干净的敷料包扎,目的是止血与防止细菌感染。

处理步骤:

1、止血擦伤这类开放性创伤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根据不同的出血采取相应的止血方法。

2、清创分清洗皮肤和清洗伤口两步。

(1)清洗皮肤: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然后用酒精擦净伤口周围的皮肤,再用冷开水冲净,最后用消毒纱布擦干皮肤。两遍刷洗共约10分钟。

(2)清洗伤口:去掉覆盖伤口的纱布,以生理盐水冲洗伤口,用消毒镊子或小纱布球轻轻除去伤口内的污物、血凝块和异物。

3、包扎以绷带,纱布或干净的手帕等包扎伤口,伤口涂抹药膏类药物,保持干燥,防止厌氧菌感染。

止血

一、出血的种类:出血可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两种。

二、各种出血的特点:根据出血的血管种类,出血可分为动脉出血,静脉出血和毛细血管出血三种。

(1)动脉出血:血色鲜红,出血呈喷射状,与脉搏节律相同。危险性大。

(2)静脉出血:血流较缓慢,呈持续状,不断流出。危险性较动脉出血小。

(3)毛细血管出血:血色鲜红,血液从整个伤口创面渗出,一般不易找到出血点,常可自动凝固而止血。危险性小。

三、出血的止血方法:

(1)指压止血法

指压止血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临时性止血方法。它根据动脉的走向,在出血伤口的近心端,通过用手指压迫血管,使血管闭合而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然后再选择其它的止血方法。

适用范围:头,颈部和四肢的动脉出血。

(2)加压包扎止血法

加压包扎止血法是急救中最常用的止血方法之一。适用于小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出血。

方法: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手帕,毛巾,衣物等敷于伤口上,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加压包扎。压力以能止住血又不影响伤肢的血液循环为适合。若伤处有骨折时,须另加夹板固定。关节脱位及伤口内有碎骨存在时不用此法。

包扎

一、包扎的材料:常用的包扎材料有绷带,三角巾,四头带及其他临时代用品(干净的手帕、毛巾、衣物、腰带、领带等)。

二、绷带包扎法:常用的绷带包扎法有环形包扎法、螺旋形包扎法、螺旋反折法、8字形包扎法等。

1、环形包扎法:此法是各种绷带包扎法中最基本的方法。多用于手腕、肢体、胸、腹等粗细大致相等部位的包扎。

方法:将绷带作环形重叠缠绕。第一圈环绕稍作斜状,第二、三圈作环绕,并将第一圈斜出的绷带角反折至圈内重叠环绕固定,以后的每一圈均将上一圈的绷带完全覆盖,最后用扣针将带尾固定,或将带尾剪或两头打结固定。

2、螺旋形包扎法:用于肢体粗细大致相同部位的包扎和固定。

方法:先按环形法缠绕数圈,然后将绷带按一定间隔向上作螺旋形缠绕肢体,每缠绕一圈都将上一圈绷带覆盖1/3或1/2。用扣针将带尾固定或打结。

3、螺旋形反折包扎法:用于肢体粗细差别较大的前臂,小腿部位的包扎。

方法:先按环形法缠绕数圈,然后作螺旋形缠绕,待缠绕至渐粗处时,将每一圈绷带反折,反折时用左手拇指按住反折处,右手将绷带反折向下拉紧缠绕肢体,并覆盖前圈的1/3或2/3,用扣针将带尾固定或打结。

4、人(8)字形包扎法:用于肘、膝及肩、髋等关节部位的包扎。

方法:包扎起点在关节中央,先作一固定的环绕,然后向下缠绕一圈,再向上缠绕一圈,形成人(8)字形的缠绕,并覆盖前圈的1/2,用扣针将带尾固定或打结。

使用绷带包扎法的注意事项:

缠绕绷带的方向应是从内向外,由下至上,从远端至近端。开始和结束时均要重复缠绕一圈以固定。打结、扣针固定应在伤口的上部,肢体的外侧。切勿打在伤口上,以免加大伤员的疼痛感。

包扎时应注意松紧度。不可过紧或过松,以不妨碍血液循环为宜。

包扎肢体时不得遮盖手指或趾尖,以便观察血液循环情况。

检查远端脉搏跳动,触摸手脚有否发凉等。

扭伤

表现:踝部扭伤轻者韧带拉松或部分撕裂;重者则完全断裂,并有踝关节半脱位,或并发骨折脱位。踝关节扭伤后,病人外跟前下方或下方有疼痛、肿胀,急性期可有瘀斑。这时做足内翻的动作会加重疼痛,做足外翻则可无疼痛。

治疗方法:韧带部分撕裂、损伤者,内翻角度增加,伴有剧痛。急性期24小时内可将踝部浸入冷水中,或用冷毛巾敷于患处,每次10-20分钟,6小时一次,可收缩血管,消肿止痛。24小时之后则需热敷,以促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组织间隙的渗出液尽快吸收,从而减轻疼痛。

注意:伤后24小时内不能热敷!因早期热敷可加重肿胀和出血。

肌肉拉伤

治疗方法:

1、注意休息! 如果锻炼中身体某部位感到某种异常的疼痛,就别再做下去了,应该彻底放松和休息。

2、弄清伤势 将受伤部位轻轻转动,做一些轻柔动作以确定哪些肌肉、肌腱、韧带疼痛或受了伤,这样就能知道治疗动作应该集中在何处,并在强烈锻炼时应该避开哪些动作。

3、不增加伤处的负担。 弄清受伤部位后,在日常活动中,须注意不给伤处增加负担。

4、按摩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仔细的测定受伤的部位,用一种很轻柔的动作活动受伤部位,促进血液循环,以补充新鲜养料,清除废弃物质。

5、按摩 这样能直接增进血液流量,缓解肌肉疼痛。

6、冰敷 受伤处一般在受伤后的48小时内,用冰敷可减轻肿胀。

7、热力 热敷往往用于长期受伤后的养治。它能减缓受伤肌肉的紧张状态,使血液循环加速,给肌肉带来更多的营养物质。

大小腿肌肉抽筋

赛中或赛后抽筋是常见现象,是由于肌肉失去正常调节功能的一种强直性收缩反应。造成的原因:跑动过多,肌肉太累,突然冲刺;出汗太多,盐份丧失超量;天冷肌肉发僵,受突然动作强刺激等。抽筋后,首先精神要放松,设法使抽筋的肌肉被动伸长。具体做法如下:

大腿抽筋:先将膝部拉直,一手放在脚跟下,抬高腿部,而另一手按压膝部轻轻按摩抽筋的肌肉,直至症状缓解。

小腿抽筋:小心地伸直膝盖,接着轻轻抬起腿部,将脚掌向上屈,慢慢压向小腿,轻轻按摩抽筋的肌肉,直至症状缓解。

如果因出汗过多者,要喝盐水补充。

总原则:使肌肉松弛。

中暑

是高温影响下的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常因烈日曝晒或在高温环境下重体力劳动所致。

正常人体温能恒定在37。C左右,是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使产热与散热取得平衡的结果,当周围环境温度超过皮肤温度时,散热主要靠出汗,以及皮肤和肺泡表面的蒸发。人体的散热还可通过循环血流,将深部组织的热量带至上下组织,通过扩张的皮肤血管散热,因此经过皮肤血管的血流越多,散热就越多。如果产热大于散热或散热受阻,体内有过量热蓄积,即产生高热中暑。

中暑时的紧急救护:

脱离高温环境,迅速将中暑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使其平卧,头部抬高,松解衣扣。

1、补充液体: 如果中暑者神志清醒,并无恶心、呕吐,可饮用含盐的清凉饮料、茶水、绿豆汤等,以起到既降温、又补充血容量的作用。

2、人工散热: 可采用电风扇吹风等散热方法,但不能直接对着病人吹风,防止又造成感冒。

3、冰敷: 亦可头部冷敷,应在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用冰块、冰棍、水激凌等放入塑料袋内,封严密即可),并可用冷水或30%酒精擦浴直到皮肤发红。

每10—15分钟测量1次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