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在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同时,也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造成冲击。当下,除了要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经济社会秩序的恢复也要摆上重要位置,要强化问题导向,夯实底线思维,围绕做好“六稳”工作,努力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和谐稳定,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考中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稳就业被放在“六稳”之首,在国家宏观经济运行总体政策中占据突出位置,足见稳就业的重大意义。受疫情影响,2020年“稳就业”必然会面临更大的挑战,就业形势会更加严峻复杂,但越是艰险越向前,必须高度重视疫情对就业形势的影响,对疫情期间和疫情过后就业市场可能出现的复杂困难局面提前研判、精准施策,用好用活就业政策工具箱,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力以赴做好就业工作,千方百计保持就业持续稳定。
稳就业首在稳企业。疫情对三大产业都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尤其是对第三产业冲击最严重,广大中小微企业在市场需求缩减和产能供给不足的双重压力下,生产经营会受到很大影响,就业岗位会出现相应的缩减。目前全国的复产复工正在逐步推进,但面对复工与疫情防控的两难选择,企业自身稳就业的能力不足,需要政府落实落细各项已经出台的财政、金融、用工等一揽子逆周期调控政策,运用好金融信贷、专项补贴、税费减免、社保返还等扶持措施,帮助企业减轻负担、减少损失,让企业尽早恢复正常生产经营,尽可能做到不裁员、少裁员,防止出现大规模裁员。
稳就业要创新思路。非常时期的“稳就业”不能拘泥于固有的思路和模式,要善于创新、主动创新,拓宽“稳就业”的路径。要通过开通网上招聘平台,组织企业通过网络进行招工、就业者通过网络进行应聘,畅通“无接触”的双向用工渠道。要强化协调省际间、城际间务工人员的返工返岗,协助企业开展定向跨地域招聘,加强外出务工人员的人员组织、车辆运送和防疫保护。要做好本地人力资源的盘活利用,对不愿意外出务工人员,可以组织本地企业提供工作岗位、安排就近就业,或者组织投入春耕春种,解决农业生产的人力需求。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扛起责任、经受考验,坚持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继续保持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做到“六稳”协同发力,把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最大程度减轻疫情造成的负面影响,全力实现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双胜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