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来,青岛市市南区加大就业创业扶持力度,将政策、活动、服务作为三大支柱,保障就业创业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稳步提升。截至10月底,市南区注册企业新增就业9.4万人;新增失业人员9184人,同比减少2836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3377人,安置率达到86%;全区孵化各类创业实体601家,平台内带动就业1921人;培训各类人员5574人;东西部劳务协作来青就业人数90人。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出台了《市南区2019年就业保障工程资金使用办法》,给予见习岗位补贴、创业经营场所补贴、创业载体奖补、高校毕业生就业住房补贴等,加大对重点就业群体、各类创业载体的扶持力度。已为辖区140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618万元,近24万名企业职工受益;2210人次区户籍创业者和高校毕业生享受了创业初期的房租减免政策;政策性扶持创业3737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386万元,贷款回收率达到98%;2159人次区户籍失业人员享受了就业创业培训补贴,1719人次区企业就业人员享受了“金蓝领”技能人才培训补贴。
二是优化活动开展效果。举办各类招聘会共计46场,累计为求职人员提供就业岗位2.1万余个;开展东西协作劳务扶贫工作,在当地举办9场专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4796个;举办“高校进企业、高校进市南”系列招聘和职场大赛活动,提供适合毕业生专业的岗位1.89万个;对青岛水务集团、华仁药业等企业的1395人开展新录用人员岗位技能培训,承办了青岛市第十五届职业技能大赛美容师、形象设计、二手车评估师专业的竞赛工作,从400余名参赛者中选拔了一批有技能、有水平的技能型人才。
三是提升窗口服务环境。推行“321综合柜员制”服务模式,切实满足一次办好的服务需求。建立三大流程,即大厅导服制、前台受理制、主管负责制。制定二项标准,即针对服务对象怎么办理,建立《服务事项政策汇编》;针对工作人员如何办理,建立《业务操作规范标准》。统筹出台了一套内控体系,即包含领导带班制、科室轮班制、首问负责制、大厅导服制度、窗口服务制度、主管负责制度、业务培训制度、传帮带制度等管理制度。实现区、街道业务窗口的三个转变:服务方式由多窗口分类受理变为一窗受理,减少居民等待和跑腿时间;工作方法由经验型变为标准型,实现工作流程按标准有序推进;资金管理由重点环节审核变为多级精准控制,降低资金安全风险。
推荐阅读